工作坊:培养职前卓越教师的第三空间

期次:第1341期    作者:孙玉红 李广   查看:134

培养好教师是国家意志,也是师范院校的使命。职前卓越教师工作坊是架构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的第三空间,是高校、教师进修学院、中小学联动培养职前卓越教师协同机制的探索。如何才能使工作坊良好运行,要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校内训练走向校外实践,教学模拟走向深度学习。
  首先是进行递进性校内训练。第一步要观摩优质课例。从原文深读到设计教案,从观摩课例到对比设计,从分析优缺到发言反思,这一过程体现了由分析课例到设计教案、由观摩者到设计者的转变。第二步进行模拟课堂教学。训练者模拟课堂情境下的真实教学,其他学生作为模拟情境下的“中小学生”,配合模拟教学开展。第三步要打磨个人微课。个人微课是工作坊校内场域的实践训练成果,是定课、备课、摩课、议课、改课后的设计尝试,也是全程式教学演练。
  其次是进行亲历性校外实践。传统的观点认为同课异构的主体一直是职后教师之间,工作坊打破这一认识,职前教师和职后教师同台上课、本科生和研究生同台上课,课程点评是中小学教研员、大学教师、工作坊学生共同参与,这对于在职教师和职前教师都是一种新的体验和尝试。同时鼓励临毕业生参加中小学教学工作,职前做好卓越教师的心理准备和实践锻炼,这也是工作坊致力于培养职前卓越教师的长期目标。
  最后,从专题性讲座、主题式研讨、课题类研究三个层面进行拓展性深度学习。专题性讲座是深化教师教育类课程重点和难点。卓越教师工作坊直接针对学生实践中遇到难处理问题,邀请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到工作坊讲解,举实例让学生切实理解。主题式研讨要讨论思考学科焦点和前沿问题。研讨题目来源于一线教学和学科争议问题。课题类研究要将教育调研形成教育论文。这些课题类研究是工作坊活动的后续作用使然,师范生进入深度学习领域,使职前教师向“卓越”的目标迈进坚实一步。
  二是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并用。
  工作坊诞生之初就具有实践场地的意义,一般理解为学生加强实践训练的室内场地。东北师大卓越教师工作坊创造性地开辟真实空间场域,不仅大学里有工作坊固定的教室,还有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院协同区属多所小学的多功能教学教室等。在互联网时代,虚拟空间开辟了一个交流研讨的自由场域。
  三是师范生与大、中、小学教师成长共同体。
  工作坊人员构成与分工如下: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是工作坊核心指导者,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规划工作坊的总体目标和行动纲领,进行总体设计和宏观指导。工作坊训练者是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生,每学期大约遴选出二十名学生,一个学期为一个活动周期。工作坊中有在职博士参与,协调安排具体活动。高年级带低年级、有工作经验的帮助无工作经验的,技能上传、帮、带。工作坊促成者是灵活型团队,由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小学教研员、大学教师、外请专家构成。工作坊促成者是将大学课堂与中小学衔接、与课改实践衔接的实际承担者,也是职前教师“尝试错误”、从“新师”走向“熟师”的师傅、导师。
  工作坊活动类型有“青葱课”模拟课堂活动、多主体“同课异构”活动和理论研讨活动。
  模拟课堂活动,是师范生在工作坊的模拟课堂空间进行多次模拟课堂训练。在师范生经历数次磨课、练课过程中,导师组给予具体指导和修改建议,在备课中做到精心准备、对课熟知。模拟教学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手段和模式尽可能逼真地再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人为创造课堂教学活动的仿真环境,使师范生在设定的教学情景中模拟课堂教学,以培养其课堂教学能力。将角色扮演、师生诊断点评融为一体的模式,具有仿真性、综合性、广泛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参与“同课异构”的示范教师,在授课前均进行过较为全面、细致的教学设计和备课工作。需要结合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要求、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自身特点和教学风格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设计、组织和改进。这种授课准备工作通常通过教师个人设计、小组或集体设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伴随着研讨与反思,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呈现教学艺术的完美性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以此达到“同课异构”课例教学的示范性、参考性和学习性。
  重视师范生参与教学改革,研讨素质教育,是师范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师范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
  工作坊的总目标是学生循序渐进地在技能上从“生手教师”达到“娴熟教师”水平;在课程上从理解课例达到设计课例程度;在教研上从“发现问题”到展开深度学习。
  强国要强教育,强教育要强教师,培养优秀的、卓越的教师是关键。卓越教师工作坊采用一线教师“引进来”,职前学生“走出去”实践方式,打造职前卓越教师培养第三空间,实现了学生学习场域的空间扩展、大学理论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对接。这是走在前列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也是师范大学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创新探索。
  (作者孙玉红为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李广为教育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