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期次:第1341期       查看:109

上接第1版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独占,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这就准确地把握了当代世界发展大势和时代变化的基本特征,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世情基础。

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国情基础。正确认识中国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依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要紧密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把握时代主题和基本特征,更要紧密联系中国国情的深刻变化,把握本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回答和解决时代和历史发展提出的、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十八大在进一步强调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十九大基于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基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正式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对我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新的重大判断。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站立起来的中国,经过 6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但是,现阶段我国战略机遇期与改革攻坚期叠加、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又使我们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大的实际,又要认真分析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总依据,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我们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和偏离的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这就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谋划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总任务,进而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国情依据和实践基础。

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党情基础。党对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的清醒认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重要前提。党情的深刻变化是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密切联系着的,也是与党自身的发展密切地联系着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 8900万党员、450多万个党组织、在一个有着 13 亿多人口的国家长期执政的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肩负着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与国内外发展变化相比,与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相比,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组织建设状况和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作风,都还有不小差距,仍然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紧密衔接起来,这是党凝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再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的辉煌的必然要求,也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基本目标的必然要求。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焕发出新的强大生机活力。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自身状况的深刻变化,努力把握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规律,坚持不懈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就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党情基础。

正是在上述时代和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 高超的政治智慧、坚忍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 坚持历史与现实、 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相结合,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当代中国现实,深刻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引领。

(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