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的教育” 理念的三重面向

期次:第1351期    作者:尹奎杰   查看:176

“创造的教育”是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进程中提出的新办学理念,它以“创造的激情、创造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为目标,倡导回归教育本性,回归人的本性,是“尊重的教育”办学理念的新发展。“创造的教育”具有三重理论面向:
 “创造的教育”是面向开放的教育。这个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共享开放性资源、共享开放性成果的时代。开放的时代要有开放的思想和理念,更需要开放的教育。教育家莫利森认为,开放的教育是一种态度、一种自由、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开放的教育是自然教育、主体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理念的集中反映。它把学生看成有头脑、有意志、能动的人,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导向。开放教育的模式可归纳为:以寻求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营造开放、民主、平等、自由、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及教育氛围,优化各种教育资源和环境,借助社会力量与现代科技成果和手段构筑起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因此,开放的教育要倡导教育教学过程的开放、教育资源和教育条件的开放、教育思想与教育文化的开放,但本质上是人才培养理念的开放。
  这种开放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单纯强调学生知识性学习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获得的养成与锻造,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动态性获得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作为开放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打开了人才培养的多种可能性,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的“创造”。首先是打开了学生学习的多种可能性。创造的教育不但要向学生开放课堂、开放学分,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志向、兴趣爱好、就业规划、习惯个性等选择课程、选择专业甚至是选择学习方式。其次是要向学生开放教学的过程。学生可以全过程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归纳式、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等引导和带动学生对于教学全过程的参与,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养成,使得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转变为教育过程本身的主体,更多有自主意识和批判能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使知识的传承、习得、生产与创造的过程融为一体,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第三是要实现教学资源与教学环境的开放。现代的大学是开放的大学,优势的教育资源、优秀的师资队伍、优化的办学环境都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得以脱颖而出,并很快被全社会享有。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就是要有世界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办开放的教育,使大学融入世界,使教育面向全球。
 “创造的教育”是面向本性的教育。创造是人的本性,面向本性的教育本身就是在发现人、实现人、创造人。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人以知识,传授人以技能,更根本的是要回归人的创造本性,使人能成为人。所以卢梭强调,“教育应当是自然的,应当遵循自然,培养自然人。”这也就是要求教育不能偏离人的本性,这样才能真正地发现人、实现人和创造人。因此,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人的本性,正如《中庸》中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面向本性的“创造的教育”首先是尊重人性。也就是尊重人的自然性、差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它是“尊重的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它不但延伸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等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创造的教育”充分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优长,重视对学生培养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因而,“创造的教育”不但是要发现人性、唤醒人性,而且要发展人性、创造人性,而所有这些,其本身就是在实现人性。
 “创造的教育”面向人性。人性本身是丰富的、复杂的。好的教育,就是在直面人性时,承认人、肯定人,并在此基础上努力维护人、发展人和实现人,进而创造出人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而坏的教育,就是掐灭了人原本的种种“可能”。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人性丰富性的肯定和承认,而不是否定或者改变。康德曾经指出,“教育最大的秘密便是使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而完美的人性,其实就是肯定人性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就是通过提升人的品格,使人性更具价值、更为丰满、更有创造力。
  “创造的教育”回归人性。人的本性天然地追求真、善、美。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发现和发展人追求真、善、美的能力,教育所包含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个方面,都是在面向人的这些本性、培养和延伸这些本性。一个优秀的人,实际上就是德、智、美、体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均衡发展的人,也就是具备创造意识、创造激情和创造能力的人。回归人性的教育,要在使人能够根据本性来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以符合人性真、人性善、人性美的方式教育人和培养人,也就是说,真善美不是外在灌输或者强加给人的,而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唤醒的,就是通过唤醒人对真善美本身的体认与理解,唤醒人生命内在的创造本能与冲动,这既是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也是人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张扬自我的基本动力。
 “创造的教育”是面向反思的教育。要培养真正具有创造力的人,就要不断反思教育教学方法,反思教育教学内容,反思教育教学观念。因为只有不断反思教育教学的这些方面,才能发现现有教育教学的方法、内容、观念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只有不断反思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和发展教育教学,才能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相适应,与人自身的成长发展相适应。
  面向反思的教育,要有“能反思”的教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仅仅是传统的对师者的要求,而非“创造的教育”对师者的要求。应当说,能够进行创造教育的教师,不但能传道、授业、解惑,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反思、批判与归纳,师者要把这种反思、批判与归纳的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也具有反思、批判与归纳的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人,才是有创造力的人,这是“创造的教育”的本质。
  面向反思的教育,要培养“会反思”的学生。学生不是机械知识的存储者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有主动思考能力、独立判断能力、自主研究与学习能力的知识发现者,学生要在反思中认识知识、掌握知识,甚至在反思性学习中创造出新的知识。会反思的学生,不但不是简单地记住知识的结论,而是能够了解和掌握知识何以呈现为这样的知识样态,掌握和运用获得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并在当下或者未来的某一时刻,能够在反思中推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
  面向反思的教育,要有“促反思”的体制机制。教育不单单是“教”与“学”两个方面,还包括影响“教”与“学”的体制机制。好的教学体制机制,可以激发“教”与“学”两方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推动“教”与“学”,而坏的教学体制机制,就可能扼杀“教”,也可能扼杀“学”。因此,要改变教育的“行政化”,从内外、纵横各个方面减少对教育的行政干预,彻底为教育“除魅”,使教育回归本身;要改革与培养人的创造性不相符合的各种教育体制机制,切实维护教育自身的规律;要改变教育的“功利主义”,不以“短视化”的“就业率”或者各种“量化指标”考核与评价学校,这样才能真正为教育松绑,真正地促进教育自由。
  面向反思的教育,还要有“倡反思”的教学文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前不久公开出版了一份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70年以来,继1972年出版了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出版的研究报告《教育:内在的财富》之后,又一份非常重要的报告。这份报告,呼吁全球各方要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共同责任为基础,也就是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实施教育,要在教育中反思和应对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和困境,超越教育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要考虑科技领域和人文社会领域的新成就、新发展,要通过反思性教育的学习组织方式推进教育发展,呼吁重新审视教育和知识的定义,重视学习者在获得信息、认知、技能、价值观和态度方面能力的提升。而这一切,都是在倡导“反思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试图建立“反思教育”的文化。因此,一所现代的大学、一流的大学,一所面向世界的大学,应当强化“反思教育”的文化与理念,丰富“创造的教育”的理论内涵,它不但可以回应和践行国际社会最新的教育理念,也必将有利于提升学校文化的品味,推动“创造的教育”的真正落实。
  (作者为政法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