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研结合 创新发展

期次:第1356期    作者:王琪   查看:145

大学应当是怎样的?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我的回答是:勇以创新为翼,敢于突破自我。从大一时对科研实践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主持、参与了六项国家级科研、三项省级科研、三项团中央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锻炼和成长,这些科研实践更帮助我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同的专业带给我们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开展科研实践的经验。

问题导向,不忘初心。任何科研实践都是基于我们在感性和理性材料中获取到的一些经验材料。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少,但我们要培养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去看待社会的意识。对于我们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关注现实。关注现实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质疑或者认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解,学会从不同的主体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行为动机,这时候很多问题就并非只有黑白对错那么简单。以我为例,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通过十几次支教,我与净月实验中学、靖宇县七中的孩子们有了深入接触。我开始逐渐意识到:东北的红色文化可以提高东北青少年对于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归属感,而梳理东北沦陷史、抗战史和解放史的历史脉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度相关,后来我们就开展了 《存续个体生命的记忆———东北沦陷抗战史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团》活动,最终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银奖。所以,无论在项目初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不能忘记“问题导向”意识,也就是初心。

团队搭配,能力互补。选定了课题,就要开始干了,这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团队构建。我反对“先团队后选题”的观点。在我看来,不同的课题对于团队整体的能力要求是存在差异的,需要不同的团队成员。本科生科研中普遍存在以人情关系决定团队结构的问题。大家能力过于相似,这不仅不利于后期项目的展开,而且还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交往范围,放弃了这个过程中可能收获到的潜在的社会关系网络 (这一点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团队的搭建要求成员们的能力是存在差异,并且是各有优长的。以5人团队为例,创新力强的同学在选题和选择研究角度过程中作用特殊,这样的“智多星”可以作为负责人,且一名足矣;执行力强的同学一般完成事情效率快且较为细致,应该有2至3人;交流能力强的成员在开展项目的初期,特别是到达调研地初期,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可以在调研访谈中发挥独特作用,应至少有一名;资源型成员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也是相当必要的,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这种资源型成员可能是调研当地人或者与调研课题及人群密切相关,在很多时候可以解决突发状况,在课题开展初期的预调研阶段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源型成员的选择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决定该课题的可行性,也应该至少有一人。同一名成员可能在团队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学会团队搭配、能力互补、角色转换是比较重要的。

既要敢于“胡思乱想” ,又要肯于实干实为。高二时一次去工地,我发现水泥零售过程中称量不准造成浪费的现象;后来我在一次下晚自习等红绿灯的过程中,看到头顶上的测量车流量的电子流量器,让我不由自主地将它和家里母亲做面包的称量器联系起来。这两个偶然的事件为我的科技小发明“散装水泥零售称重计量系统”提供了关键思路,后来我们的成果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专利。但在这个发明的过程中,从最初用面粉做实验,成本太高,到后来改用水泥做实验,尽管带着手套,手指还是被严重灼伤。这让我明白科研路上不仅有思想的碰撞,还有血和汗的代价。不是所有的科研实践都是充满痛苦,但是勇气一定是科研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在正式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尽管我们都会进行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相关材料的预先准备、预调研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综合因素导致的各种情况往往是我们难以把握的,但是有一颗初心和一腔勇气,就能解决一切困难。

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千差万别,科研实践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发展方向,但是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实践对于我们加深理解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况且,你不去试一试,你永远不知道你适合不适合,绝不要在尝试之前就否定自己。

(作者为政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百脑汇奖学金,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团中央“一带一路”专项暑期实践最佳个人、长春市“优秀团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