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春——
    教坛无涯勤为径 立德树人敢为先

    孙立春,我校1997级生命科学学院校友。深圳南山创新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深圳市年度教师。2016年9月3日,对孙立春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经历全市瞩目、层层晋级的技能大赛,她凭借深厚的教育情怀和过人的专业素养,摘得当年深圳市14万教师中的唯一的“年度教师”。2017年,孙立春的奋发有为与创新业绩受到深圳市委市政府肯定,被授予“深圳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9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巾帼标兵”。从22岁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即南下深圳的青涩女生,成长为特区教师的一面旗帜和标杆。孙立春说,自己一路走来,内心充满感恩,之所以永葆激情在异地他乡砥砺前行,源于母校的滋养已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毕业前辅导员魏民老师的那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特别特别优秀的老师”。两个“特别”,成为立春不断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促使她在成为深圳市14万教师中唯一的“年度教师”后,仍马不停蹄奔赴全国各地开展巡讲、扶贫、支教活动。在100多场直抵心灵的分享体验中,有两次是回母校分享、有两次是在东北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分享,孙立春都无怨无悔地倾囊相授。在更高的目标追求里,在更深的事业热爱中,她兢兢业业、勇于担当、创新引领,始终致力于教育的薪火相传,始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殚精竭虑。在职攻读教育博士的孙立春,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带动和影响更多的青年老师,让他们成为行家里手?如何为更多孩子播下探索真理、创新未来的种子?如何为新时代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做出更有价值的贡献?出生于五代相传的教师世家,孙立春演绎和诠释着东师人的精彩人生,努力书写教育新征程上的奋进之笔。做“点石成金”的教育者,让学生拥有追寻幸福的能力很多人说孙立春身上有教师基因,她将其视为自己的荣誉与使命———出身于五代相传的教师世家的她有一份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家族12人从事教育工作,心灵的传承无需文字和言语。记得在她步入教师职业的第一天,96岁高龄的祖父用她的名字“立春”提笔为她写下赠语:“立足三尺土,春耕育桃李”,这成为她教师生涯的激励和信条。孙立春明白,她的脚下虽然只有三尺土,却延伸向学生的一生。教育需要智慧,好的老师会深入学生的内心。孙立春曾接手学校有名的“问题班级”,这个班两年里换过六个班主任,用前班主任的话说,“你带完这个班,再带任何班都会觉得是天堂”。接班后,她和学生们一起将班级命名为“风雨彩虹班”,寓意风雨过后,一定会见彩虹。她深入到学生中间,资助班级贫困孩子的早午餐费、将习惯小偷小摸的孩子转化成义工队员、陪伴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积极备考、让集体厌学的小组赶超比拼。她成为了学生迷途时的火把、哭泣时的肩膀、跌倒时的扶手,更是他们展翅飞翔时信任的目光!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这个曾经的“一盘散沙”班,斩获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中考时,这个曾经被许多人断言“升学无望”的班级,近八成学生考上了他们梦寐以求的高中,而当时深圳普高录取率只有50%左右。12年的班主任工作,孙立春带领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挑战风雨、迎接阳光。用自身的勤勉和至诚至善影响学生,令她欣慰的是,这些品质也成为学生人格中的养分。孙立春所带的历届班级,每一届都进步巨大、成绩优异,同事们说她是“点石成金”的金牌班主任,家长们说她“既是经师又是人师”。而孙立春总是谦逊地说其实自己并无良方绝活,唯有用情极深、用心至诚,以信任和关爱,激活孩子的潜质与正能量,让他们在蜕变中发现自己原来可以做得更好。做“勇立潮头”的教学者,带领学生走进“无边界”的创新课堂什么是好老师?孙立春经常苦苦思索并努力求解。她认为,好老师要善于发现教学的规律和本质。身为理科教师,她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与学科相关的理性思维,是深圳这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她总在琢磨如何将生物课、物理课上得生动有趣,怎样让学生从接受知识到探索实践,她深知“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重要得多。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孙立春提炼总结了“3I”教学模式,成为她教学的名片。这套教学模式契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心理需求,她带领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走向实验室。在与科学家们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从过往的填鸭式教学藩篱中被解放出来时,迸发出的创新潜力与探索精神是惊人的。数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创新大赛中获奖,被少年科学院评为“小院士”。孙立春也被中科院先进院聘任为基础教育领域唯一一个“中国科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科普联盟委员”。先后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教师”“全国科普竞赛优秀教练”。多次在全国公众科学日活动中担任志愿者,面向外籍学生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做“潜心研究”的领跑者,为更多孩子播下求知创新的种子在多年的工作中,孙立春长期一岗双责。既当班主任,又做学科带头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除了曾高质量完成4个班每周20节课的工作量以外,还牵头大量的教育学术研究、扶贫支教讲座、名师巡讲等。数十次受邀作为嘉宾走进深圳电台为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这也促使孙立春从一个潜心学科教学的研究者,逐渐拓展到关注全市、全省的教育现状。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引领者,孙立春继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后,又考取了教育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努力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与深圳基础教育实践相结合。同事们称她是终身学习的典范。引领着同行、辐射着同伴。奉献让她的内心充实而快乐。2017年,全国首个年度教师工作室———孙立春工作室揭牌成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孵化产生10个区级工作室、1个博士工作室。数个学员在国家级、省、市大赛中获奖。工作室已然成为了深圳教育的课改实验室、辐射新平台和名师孵化池。一位教师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以灵魂塑造灵魂,以思想唤醒思想,以智慧启迪智慧。作为一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特区教师,孙立春立志践行母校“勤奋创新为人师表”之精神,站在时代最前沿,全力以赴,沿着深圳教育改革创新之路风雨前行,继续演绎东师人的精彩人生!(本文原载于《东北师大校友》2019年第1期)校友工作办公室、党委宣传部

  • 才感春来忽而立夏

    在五月,匆匆赶了若干千公里的路,从南到北,叫醒每座城市沉睡的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东北的夏天,就这样突然跑进来了。初夏总是多雨的时节,或是淅淅沥沥,或是噼里啪啦。雨天总是懒得出门,那就寻一本好书,静静阅读。累了就闭眼聆听,有种“画船听雨眠”的浪漫与惬意。吃一个橙子,乌云密布,就用它来做掌心的太阳,等待着雨过天晴,彩虹初上。雨后,去寻那泥泞的地,像夏天半融化的太妃糖,踩起来好像回到了儿时的旧时光。湿润的风吹着,仰起脸便是凉意迎面。清风入怀,抬头看天,长春夏天的晴天是最美的,或是干干净净的纯粹蓝,不加顾及地渲染;或是层层叠叠的云,给人以无尽的幻想。漫步校园,花儿已从春天的三三两两变成了满树芬芳,树已从星星点点的春意成长为一片碧绿,静湖里的鱼儿更活泼了,鸭子此起彼伏的叫声,似把夏天注得盈满。美景需人寻,东师的人们也是夏天最美的风景。夏天是同学们的,是阳光下女孩们摇曳的裙角,田径场上男孩们打球的挥汗如雨,是图书馆里考研党们努力的身影。夏天是孩子们的,是东师附幼小可爱们成群结队地参观校园,是放学后人类幼崽在操场上的快乐玩耍。夏天是大家的,是课堂上老师们耐心讲解的模样,是门卫叔叔在炎热中坚守岗位的认真,是食堂阿姨在热气腾腾中友善的微笑……课堂上,阳光透过叶子的缝隙,从教室窗户间洒落,照着杯子里的冰块,闪闪发亮的,似要冻住这明媚又热忱的夏。笔在纸上摩擦,眼神与老师交汇,知识与知识的碰撞,让这玻璃似的透明时光有了光芒,对未来的学术之路也有了畅想。伴着下课铃声,三五结对地走到食堂。舀一勺凉皮,感受这夏日的专属味道。凉皮这东西,可软可弹,经口酸甜,回味香辣。触舌尖冰凉,入胃时清爽,确为夏季绝妙的一餐。吃罢打开那夏日标配的橘子汽水,气泡蹦跳,咕嘟咕嘟一口口喝下,似穿越了一条短暂的冰隧道。每个夏天都有意义,恰如每朵花都以不同的姿态供人欣赏;每个夏天都有远方的海岸线,在等待着我们去测量。“春日雨,夏蝉鸣,明天是个好天气。”夏天有光有海,有绿豆、桃子与西瓜,宇宙山河浪漫,生活点滴温暖,最好的我们在最明媚的夏天,都要努力向前!(作者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

  • 从扎染探索民俗文化的青白色

    掬一抔星轮水月染就布衣的底色,用松涛间的潺声酝酿纹理,添上手艺人平和的思绪与宽容的姿态,织就一幅民俗的神话。白族扎染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精妙的印染手法、各异的图案纹理闻名于世。扎染主要由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构成,先用线把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辅以蓝靛溶液进行印染,把线拆除后便可得到青中蕴白的布样。其工艺的独特之处在于缝制的紧密程度与染色深浅都具有极大的随机特征和个人偏好,这就使得成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可塑性及创造空间。染料的选取也为扎染的多元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用蓼蓝、板蓝根等天然植物的溶液着色,扎结处因线密而显白,衬以反复浸染而成的“青出于蓝”的底色,呈现出青白相合,似冰裂瓷痕却更加圆融的艺术效果。似是上天馈赠的礼物,又像是回报自然赐予的甘霖,白族人用扎染手艺完成了一场与天地合而共存的千年之遇。人们大多以动植物、王族服饰和几何结构为形作图,把从苍山雪色、洱海微光中撷取的生命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齐汇入布面,使得这项源于黄河流域的古艺术镌刻于《实仪录》《资治通鉴备注》等名作之上,历经积淀后传承浓缩入当代文化。扎染的流传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为大众所公认,从其改革开放后远销日韩等国深受游客的青睐便可见一斑。但近二三十年来,由于化学染料的出现、后继无人、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扎染工艺却一度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几度濒临灭绝的现实问题也将赖以生存的手艺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纵观历史的大江大河,多少手艺因根基不稳而被冲散破碎,又有多少文化终于在历经遍身打磨后仍存活于今?如果我们一味追求那些速成的低质量视觉冲击,淡忘记录着远古及近代一辈甚至多辈人用力磨平棱角而传承下的文雅,那岁月的多番洗涤又有何益?好在,如今社会的文明因子由精神明亮之人聚拢成片片光明,拭去古文化的尘埃,再次受到大众的瞩目。在各方的努力下,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民俗项目,像扎染一样,用青白色为新生代的中国文化铺展开白云与蓝天。(作者为地理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