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初心勇担当 凝心聚力谋发展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为新时代学校的历史方位与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代会报告站位高、立意新、谋划远、思路清,确定了“深化内涵发展,固本提质拓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工作目标,为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自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离退休工作处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面组织学习并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统筹谋划,扎实推进离退休工作发展。全处工作人员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各司其职,以实际行动确保学校疫情防控和离退休工作“双战双赢”。一、注重加强老同志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领,紧密结合离退休教职工实际,创新载体形式,组织广大老同志深入学习宣传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着力加强离退休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举办学习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报告会,引导广大老同志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核心要义,自觉增强对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学校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二、注重离退休教职工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创新组织设置,改进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积极推进离退休教职工基层党建标准化工作建设步伐,切实抓好政治建设、组织设置、班子建设、组织生活、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基础保障、考核机制标准化工作,不断提高离退休教职工党支部建设水平。加强经费保障,为离退休教职工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支撑。三、注重发挥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搭建好各类平台,积极发挥“五老”作用。助力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党员、老教授、老干部等工作积极性,使关工委成为老同志培养教育青年学生的“基地”。对离退休老同志的专业特长、学科优势进行统计分析,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的专业人才优势,动员更多离退休教职工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持续开展“老有所为”奖励计划,对学术研究、社会工作、教学督学和思政育人成绩突出的老同志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四、注重队伍建设,促进服务管理内涵发展要建成“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就要有一支与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相匹配的一流为老服务管理队伍,因此,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高素质工作队伍,是全面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离退休工作不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离退休工作处注重加强党支部建设,以“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机关”创建工作为切入点,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做好离退休工作所需要的各方面知识的培训,使工作人员既成为“专才”也成为“通才”,不断提高政策运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督查指导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为老同志服务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把全心全意为老同志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为老同志服务的同时,虚心学习老同志身上体现出的好传统、好作风,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奋斗的新起点,离退休工作处全体工作人员将深入贯彻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积极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充分挖掘部门潜力,进一步提升离退休工作标准化、精准化、亲情化水平,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推动学校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 我校糖生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周义发、台桂花教授课题组在糖复合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Galectin-3N-terminaltailprolinesmodulatecellactivityandglycan-mediatedoligomerization/phaseseparation”(“半乳凝素-3分子N-端脯氨酸调节细胞活性以及聚糖诱导的寡聚化/相变”)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上。该论文揭示了聚糖诱导半乳凝素-3(Gal-3)寡聚化的机制,首次提出了聚糖诱导Gal-3寡聚化的动态模型,并阐述了这种动态聚合反应与Gal-3/聚糖功能的关系。Gal-3是糖复合物发挥生物功能的配体/受体蛋白质分子,已知一个Gal-3分子只有一个糖结合位点,但能实现多价性和糖分子结合,这种现象一直不能被阐释,影响阐述糖复合物的功能、构效关系及其应用。糖复合物是实现生命现象的四种生物大分子之一。生物体内自身产生的糖复合物几乎参与所有的生命过程,而从外部摄取的糖复合物具有多种功能,是保健食品和药物候选分子的良好资源。本研究结果为阐明Gal-3的功能及其糖复合物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理论。糖生物学团队长期围绕糖复合物与受体蛋白相互作用的构效关系开展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成果,并将理论成果不断地转化为实际应用。近5年来,先后在CellRep.(细胞学报),Autophagy(自噬),J.Biol.Chem.(生物化学杂志),Carbohyd.Polym.(碳水化合物聚合物)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转让3项专利于企业生产;获批“糖复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承担国家和省部级以及企业委托100万元以上项目10项。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我校“糖复合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是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是生命科学学院凝练的学科方向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赵子翰,通讯作者为周义发和台桂花教授。(文字由生命科学学院程海荣提供)

  • 化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科学技术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教育的偏差。这些现象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关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教育的核心,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以此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因此我们将人文教育贯穿整个化学学习中,在教育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己求知、探索、澄清和判断价值,完善自我意识。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与活动中明白尊重、接纳、信任与关怀,倡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化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目前,高中和大学的化学教授也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教育。但是,由于对化学相关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理解不够,这一教育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化学教材和教育特点的分析,发掘化学中的人文内涵,从而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希望能对高中及大学化学的人文教育有一定帮助。一、通过化学教育感悟化学之美学从人文精神衍生出来的人文价值,在不同的领域中都受到重视。在化学中,它与科学理性美学关系密切,促进了化学教育中人性化程度的提升。化学是在原子和分子等微观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不仅仅显示了科学的理性美,也处处展示了与生俱来的艺术之美。让学生在美与自然中学习化学,这不仅抓住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使人文精神深入内心,同时在美学教育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二、通过化学教育体悟人文哲思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它为具体科学提供了世界观和一般方法论的指导。用哲学思想阐述人文精神与教育主要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人性、对真理的追求和超越性。哲学思想存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探索之中,所以科学发展中所形成的科学思想都隐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科学思想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19世纪涌现出了大量的科学成果,传统的哲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此时科学的发展,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思想由此确立。三、通过化学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实施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化学教育实施的重点,而人整体的素质核心是健全的人格。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理念、实践技能、科学和人文精神。强调学生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健康的化学理念、明确的生活目标。现今社会偶尔会出现吸毒、投毒等道德沦陷的现象,这些不良的现象会侵蚀青少年的身心,使人格发生巨大的改变。因此我们要在课堂上正确的引导学生,例如:在课堂上播放有关毒品的画面,给学生讲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介绍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对“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抵制毒品危害”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化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使他们热爱化学。四、通过化学教育认识STS视角下的化学的人文价值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而对自由的追求必然要与社会主义这一时期的价值诉求联系在一起,也就必然要体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中。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STS教育”(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TS教育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伦理和价值观,体现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实际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合理体现化学的人文哲思是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的首要思想,其次不仅要考虑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还要兼顾到学生的生活环境。结合实际来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深刻意识到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看到化学给人们创造巨大福利的同时,也要看到它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认识到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其给人类带来好处或是坏处取决于人们如何正确利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理智地看待科学技术。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关心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为创造美好家园做出一份贡献。(作者王胜天、王启文 分别为我校化学学院副教授、2019级博士研究生)

  • 向阳而生逆光而行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者预也,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有可能失败。经历了高考这一人生的重要关卡,我想每个人都曾畅想过大学生活的美好;而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是每个人成长必修的学分。挖掘自己的无限可能,也成为了我一直探索和思考的话题。刚进入大学时,一切都还处于懵懂的阶段。在我还为是否报名社团、要参加什么样的活动纠结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了解到了厚普公益学校。我既不是公费师范生,也不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但我被这样的氛围和精神所打动,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入了厚普公益学校高中地理组。作为一名志愿教师,除了要具备乐于奉献的精神,要想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更要在学科专业和教学方面下功夫,在志愿服务的同时,锤炼自己的教师技能:每周参与三次备课,组织和负责高三年级组进行备课,在课余时间参与教学研讨与交流活动,在周末为长春市内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课外辅导……进入厚普的两年半时间里,我共完成13次日常教学,累计参与志愿教学活动已达100余小时,并被评为“优秀志愿教师”。要对教育和教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就要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地研究。在充分认识到参与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重要性后,我在大二时参与了一项科研的选题和立项,但由于在过程中时间紧、基础知识薄弱、科研经验不足等原因,最终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在这过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并意识到完成一个课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掌握基本的科研技巧,最重要的是时刻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大二一年的学习中,我更注重于不断积累知识,探索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新一轮科研选题立项中,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团队成员通力协作之下,我们的科研得以成功立项。虽然科研是一条无止境的漫漫长路,但我从其中也感受到了专业能力的成长以及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和教育理论研究的预备力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投身于真正的教育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发现问题,进而有所思考。2019年7月,我怀揣着对于诗和远方的向往、对于支教活动的兴趣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跟随我校黔之行公益支教团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第三中学参与暑期夏令营活动。在夏令营期间,我担任高二十班和十二班的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与备课组其他志愿教师认真备课,共同研讨,追求严谨和完美,打造精品课堂。此外,作为十班的班主任,负责夏令营期间的班级工作,组织学生参与美丽科学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带领仅有13人的班级获得趣味运动会第二名的成绩。同时,我也有幸成为兴义三中与台湾基隆友好合作联谊晚会的主持人,在接触和交流中获得了经验和成长。最终我在支教团评定中获得了“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志愿教师”的荣誉。在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所接触的对象大部分是来自高中各年级的学生。虽然我的教学还存在很多的瑕疵,班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但我始终秉持着“以真心换真心”的态度,希望在我们生命短暂相遇的这段时间里,能为我的“学生”带去一些什么,不论是知识的延伸,亦或是感情的交流,都是我们存留在彼此心里的宝贵财富。春去秋来,时光飞逝,大学生活已走过三年,在自我认识和试错中,我不断摸索着前进。一路上,我们面向阳光,也逆着阳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挫折的失落。我始终相信,努力一定会成功,愿你我都拥有更美好更精彩的未来!(作者为教育学部2018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教师技能奖学金、社会实践奖学金,荣获“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曾获吉林省第一届“吉人梦想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