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 打造东师“金课”

    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 打造东师“金课”———学校首批“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展示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创造的教育”理念,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近段时间,学校大力加强“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建设工作。本期特开设专版,以访谈、撰文、侧记等形式,对学校首批6个示范课堂进行展示,以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依法治国,治什么? 访谈嘉宾 政法学院教授 宋海春 记者:本次教学与以往有哪些不同?在教授本堂课之前,您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宋海春教授:为了更好地践行 “创造的教育” 理念, 本次课堂不仅局限于某一个课堂、 某项内容, 而是在对原有课堂进行研判的基础上, 对整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把握和思考, 是一个融价值塑造、 能力培养、 知识传授三位于一体的课堂。 从教师方面看, 需要重视以问题意识引导和启发学生,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教学帮助。从学生方面看,需要在学习中既不能盲从教师、 书本和已有的经验, 也不能在未经反思和探究的情形下对知识确定性地接受, 要勇于坚持批判性思维, 从而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惯势, 适应本课堂的新变化, 我首先积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和请教。在高夯、 郭凤志等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 我将课程内容由原来的 “中国式的法治” 到 “依法治国的内涵”再到 “依法治国, 治什么?” 逐步细化和具体化, 使课程内容不仅仅是 “量” 的缩小, 更是 “质” 的升华; 其次是与法学专业的教师同行反复研磨教学内容。在与法理学尹奎杰教授、 民商法学赵小芹教授、 刑法学刘亚娜教授、 行政法学的宋双、王箭副教授的多次交流中,我逐步感到多学科多方位的知识交流, 使得教学内容开始立体化起来, 课程内容的厚度也大大增加了; 再是从自身的宪法知识储备和教学方法层面, 注重育人价值、 创造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信息技术融入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和设计。 记者:为什么这样设计您的课堂? 宋海春教授:一般说来,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是宪法的两大基本内容。而规范国家权力的目的,也就是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基本方式,而依法治国实质是依法治权。而依法治权恰恰体现了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这一基本内涵,它有机地统合了宪法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宪法法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宪法实施,这也是宪法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所在。因此,选择 “依法治国, 治什么?” 作为本课堂教学内容, 从知识传授上看, 有利于把握宪法的基本要旨,使学生深入把握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依法治权,也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宪法学的教学目的;从能力培养上看, 有利于学生以批判性思维反思依法治“锥” ;从价值塑造上看, 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 “法治” 核心价值观, 深入领会中国的法治精神。 本课程注重在知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层面上,来引导学生从依法治国的 “国” 字的概念出发,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究依法治国 “治什么” , 进而引导学生自主逻辑推理出依法治国即依法治权, 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依法治 “锥” 的不确定性与法治风险。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注重促使学生始终坚持批判反思的思维方式。 记者:在讲授这堂课的过程中,您发现学生们的表现较以往有哪些变化?您认为原因何在? 宋海春教授:本课程不同程度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依法治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内容,但本课程只研讨“国”一个词,要求学生思考依法治国的对象 (即“治什么”),这本身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会积极利用既有的专业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们在高考前的学习大多是在将知识确定化,而忽视了对知识的不确定性这一特性的认识和把握。二是学生们多年养成了积累确定性知识的习惯,而缺乏探究这些确定性知识“何以确定”的兴趣和能力。三是大学传统的“演绎法”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大多不需要花费心力去思考就能“等”到想要的答案。而“创造的教育”倡导注重过程的探究教育,注重激发学生基于兴趣的内生学习动力,这正是学生在本课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所在。 记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您对“创造的教育”理念有了哪些新认识?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 宋海春教授:曾有科学家说过,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知识的确定性只是相对的,是在不确定中趋向于确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校倡导的“创造的教育”正是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了知识的运行规律,强调教育不只是那些确定性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创造性活动。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受到很多大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和在写作上往往 “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 , 容易堆砌概念、 罗列知识, 缺乏自主性思考, 缺乏批判意识。 而 “创造的教育” 恰恰是针对这种现象的一剂良药,它能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获得丰富的思维和实践经验, 提高其创造的能力。 如果说“尊重的教育”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尊重和遵循,那么,“创造的教育”就是对习惯于“重演绎轻归纳”教育模式的一次历史性变革,应当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的系统改革。这对教师颇具挑战性:既要明晰如何引导“学生应该如何学” ,也应当积极参与。 自由贸易与其他社会价值 访谈嘉宾 经济学院讲师 薛狄 记者:授课之前,您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与以往有哪些不同? 薛狄老师:此次示范课堂讲台上的二十几分钟,是之前对授课案例和导入素材选择的适当性和针对性、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实施效果的预期进行反复推敲与揣摩的结果。 首先,关于导入素材的准备上,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导入素材上我甄别了大量和本节课主题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最终结合我们国际经贸专业学科特点选取了当下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美国近期单边行为和中国2019年开年大电影 《流浪地球》 所体现的两种不同价值观和人类发展观作为导入素材,从课堂的伊始就渲染了一种氛围———当下要以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理解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其次,对于能够突出主题的案例选择上,要对大量关于GATT第20条的相关案例进行甄别,选取难易程度适于本科生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同时,出于本节课特殊的教学要求,还必须甄别出两个“针锋相对” 、可“大做文章”的对比分析案例,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冲击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更多的思考,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以往也提倡并且也实践案例教学,在我的WTO课程中,每种制度、甚至一个关键概念也都运用案例分析,但主要是在教师主导下完成的。但此次的案例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让学生从课前就开始,至始自终地参与到案例分析中:在课前要求学生建立阅读小组,针对老师布置的相关问题,对近700页的英文原文专家组报告和上诉机构报告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课上不论在两个案例的事实分析还是在法律分析环节都由学生主导完成,而老师主要是起到引导、启发学生对两个案子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反思,从而使生成结论水到渠成。 记者:为什么这样设计您的课堂? 薛狄老师:这个问题涉及到了本课堂第二点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比” 。以往我们讲某种制度可能仅用一个案子来说明,但本节课我们要生成高于课本的具有可研性和探讨意义的结论,是在对争端解决不同时期对类似案子的不同处理的考察、对这一动态发展变化的对比分析中完成的。 现在我们教的学生头脑灵活,互联网信息技能也不差,加之智能手机的普及化,教师面临的是生活在信息泛滥中的孩子们。我们以往仅是知识识记、就某个知识点的单一案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口味和需求,但从WTO四百多件成案中选取典型案例、尤其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制度和理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案例等大量信息中甄别出对学习主题最有用的信息又是学生能力不及的,需要教师“引路” ,这种“引路”体现在: 第一,搞研究不能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要用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对于WTO案例分析亦不能从国内的二手资料入手,以免出现以讹传讹的错误和偏差。因此,我训练学生阅读争端解决报告的原文,当然是英文的,也使学生认识到英语在国贸学科中的工具性意义和地位,“强迫”他们学好英语,也体现在课程中视频导入素材是美国NOAA的英文素材,教师全英板书,强调关键英文术语。 第二,这种“引路”体现在“价值引领”和“知识引领”上。本节课的主题是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多边贸易体制争端解决对GATT第20条环保例外适用的变化来体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全球发展理念的转变与多边贸易体制相互建构的意义, 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启发学生跳出 “经济贸易利益至上” “美国独大” 这种对WTO固有的思维定式, 让其多一些反思,去深刻理解WTO当下逐步具有的 “发展” 与 “包容” 的内涵, 去深刻理解中国以符合WTO适用环保例外条款的逻辑构建符合产业高质发展、 国民消费需求不断提高的产业和市场政策的意义, 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 当然前提是对 “第20条是什么” “其功能和性质”的分析为前提,也就是完成知识传授的目标。 因此,总体上本节课是以学生对争端解决报告的深度课前阅读为前提,以学生课上对案例的事实和法律分析为全程推动力,以老师课前指导阅读、课上启发和引导学生反思,进而生成结论为结果,从而尽量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的教学目标,实现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渴求性的思辨式教学模式的转变。 记者:在授课过程中,您发现学生们的表现较以往有哪些变化? 薛狄老师:课上提问学生对案例的事实分析和法律分析,学生能够自信而切中要害地回答,这真的印证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因为课程期末评价体系的改革给教师更多的灵活性,课前自主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对学生而言是充分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这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确实史无前例地提高,而且在老师的一系列对比和引导下,最后生成结论的环节看到学生真的听懂了老师这样独具匠心的分析的意图,看到他们了愿意表达自己观点的渴望和欣喜,真得令人感动和欣慰。 记者:通过教学实践, 您对 “创造的教育” 理念有了哪些新认识? 薛狄老师:“创造的教育”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所生成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要贯彻到各个教学环节,甚至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前预习环节。我们不是撒开缰绳任其天马行空,应是有指导,利于主题分析的,有绩效考核的;另外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更要“以学生为中心” ,考虑授课方式是否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主探究的激情,以及是否匹配其能力;高深莫测和所处教育阶段不对接的教学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 ,而只能算教师的“孤芳自赏” 。只有切实“以学生为中心”才能在教学中有所“生成” ,这种“生成”更体现于对既有认知归纳总结之上规律性的内容,也可能体现在学生反思与思辨能力的提升,甚至体现在教师科研中所受到的教学的启发和反思。 “创造的教育”示范课的实践与反思 心理学院副教授 郭娟 很幸运,我的课程 《儿童异常心理学》 中的“ABA行为塑造———以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言语干预为例”入选学校“创造的教育”示范课之一。下面我介绍一下参与本次教学实践的设计思路及体会。在教学前,我对教学背景及与以往教学的不同都进行了分析。首先,我对课程的功能、地位、价值进行了定位。ABA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应用是和异常儿童心理学这门课每个章节联系都很大的一节课,也是其他各种干预范式的基本构成元素,ABA 应用的学习对学生未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矫正帮助很大,本堂课以一个自闭症儿童为例应用ABA进行言语干预,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行为干预理论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把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信心、情怀及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 (自闭症儿童的比率越来越大,据统计不同国家自闭症儿童的比率一般都在6% 以上, 联合国大会决议从2008年起,4月2日为自闭症日) 。 其次是对学生特点的分析。知识经验特点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与本堂课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如行为主义理论、言语发展的一般规律及自闭症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等,为了课堂效果好,本节课前,给学生布置了相关的复习和预习作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方面:认知上,学生虽具有逻辑思维及批判思维能力但普遍尊重权威;情感上,经调查,在十九大提出关于心理学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的影响下,学生满怀心理学服务于社会的热情;行为上,总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由于平时所学偏理论化,对自己的能力又不很自信。另外,从时间上来看,大三上学期,没有考研、找工作等升学压力,精力和时间充沛,可以多参与实践。 和以往教学比,本课程在设计中不仅考虑了如何实现创造教育的理念,也考虑了如何完成心理学服务于社会的使命,增加了三个环节:研讨、探究环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最前沿的相关知识,还培养了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了情感与价值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也提高学生利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服务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课后的师生交流和互动环节,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有利于进一步的师生互动,也给学生创设了更开放的学习环境,彰显了独特的教学文化。 我对课堂的设计思路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依据等方面考虑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怎么应用ABA行为分析原理对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进行干预,实现知识技能领域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把心理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信心、情怀及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实现情感领域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应用ABA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能力领域的目标。 教学方法。在课前作业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问题解决情况给其提供教学支架,以批判性、生成性的方式获得知识传授的目标;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参与,使其学会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通过对ABA局限性的探究,促进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真实案例,学校实践中的问题的解决,让知识贴近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其认识到了这些知识的重要性及价值,增强了利用心理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自信、情怀和担当,通过对ABA局限性的探讨,增强了学生关于权威知识并不一定毫无缺点的认知及批判精神,自闭案例的选择促进了学生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及进行科普知识的决心。 设计依据。本教学设计依据的是学生的特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原理及创造教育的理念。针对学生普遍尊重权威、缺乏把知识应用实践的能力信心,设计了批判思维及实践环节;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设计了教学支架、先行组织者及增加大量的练习;依据创造教育的理念,设计了知识技能、情感价值及能力培养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设计的基础上,学生受益良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增强了。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形式的讨论、演示及自主地解决真实案例中的问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服务社会的信心和效能感提升了。上课前,学生有把心理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热情,但由于以往所学知识偏于理论,所以缺乏信心。经过教学,学生自主地学会了如何利用ABA原理对一个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进行干预, 这极大地提升了其应用心理学知识于实践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思维方式被革新了。由于问题的解决是自主性、过程性、生成性的,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思维被激发,最终其不仅掌握了扎实地知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尊重权威的思维方式也被彻底革新了。 课上学习进行了课后的延伸。课后,学生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寻找其他典型案例,解决问题、建立案例库,这不仅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也逐渐扩大了学习资源。 通过这次创造教育示范课,我对创造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如知识经验、心理特点等;要肯让出时间给学生,要让学生深度思考、体验与交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通过学生参与的过程深度学习;另外,还要以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学生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要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者有机结合。创造的教育不仅要考虑知识的传授,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如何进行情感价值的塑造。而且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都要严谨、细致地进行思考。 同时,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保持专业的严谨性、前沿性、与时俱进性及对知识的批判和创新精神,如不断地更新国内外相关的前沿资料,讲解的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尤其是重要专业术语)的英语名称,利用现代化手段(如BB教学平台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师生之间的互动) 及理论的优缺点评价等,而且还要用教师的情怀、品格、担当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品格的培养及其对知识的价值的塑造。 总的来说,我对于创造教育示范课堂的认识仍在不断深化和实践中,希望以上的实践和反思能给其他老师一些借鉴和参考。 让传统民歌之美在课堂上绽放新光彩 记者 谭海洪 学生记者 奥戈 薛婷 “羊肚肚手巾三道道蓝,咱们拉不上个话话见不上个面……”教室内,一位中年男教师一边介绍着陕北的服饰特点,一边穿上了羊皮袄、系上了自己用彩色笔严谨地画上三道蓝条的白头巾,紧接着,这带着浓浓方言味儿的信天游便从他的嗓子里飘了出来。顺着他的歌声,我们的视线仿佛真穿过漫天黄沙和纵横沟壑,落在黄土高原中的一个白色身影上并产生各种联想:那可能是一位正在赶路的陕北老汉,也可能是一位思念着心上人的陕北青年…… 这是音乐学院专业基础课“中国民歌”课堂上的一幕,本堂课讲授的内容是“黄土地上的信天游”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中国传统民歌,授课教师张阔副教授在课堂情境的营造上做了充分准备。讲陕北民歌,他就把羊肚肚手巾系到脑袋上;讲东北民歌,就把一身东北人的感觉带进去;讲江南民歌,就变成文绉绉、文彬彬的样子;讲新疆民歌的时候没有新疆服装,脑袋上就戴上一顶六角小帽。在张老师看来,不仅仅是服饰,每一节课的情绪和文化背景的介绍也要设计到位,这样做,既营造一种代入感,也把老师认真的上课态度传递给学生,感染带动学生们静下心去学习和体会。 “你如果不身临其境地把所讲授的民歌还原到那个演唱情境之下,以《信天游》 为例,学生连黄河都没见过,没有把自己置身在黄河边直抒胸臆,他就没法儿正确表达歌曲当中的情感和文化。所以我还会给他们描述那个地方的地理、环境,通过图片、视频,从历史、文化、风俗、社会心理各个方面帮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民歌,再通过范唱来传授给他们,学生就会了。 ”如果不在一个情境中去传授一种艺术的话,那就等于纸上谈兵。这是张老师总结的教学经验。 事实上,中国传统民歌是一门非常不好上的课。授课十余年来,张老师能明显感受到一届届的学生对传统的东西越来越不感兴趣。对此,张老师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为了掌握年轻学生的关注点,他会主动去留意年轻人喜欢的社交平台和话题,和学生交流时,不时蹦出几个网络热词,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课堂上,将流行音乐、网红歌曲与传统民歌放在一起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尽量还原民歌的“原生态”歌唱场景,张嘴就来的各种方言“神技能” ,以及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演唱误区的强大知识储备,都引得学生赞叹连连,对老师肃然起敬。这样一来,中国民歌的课堂上,学生们的“抬头率”提高了,手机的“上网流量”下降了,“课堂的高质量”达到了。 还有一些学生刚开始时会觉得传统民歌有些“土” ,那如何让学生们放下抵触、真正去体会传统民歌的魅力呢?张老师耐心地告诉学生,民歌一种最质朴的“美” 。“传统民歌本身就是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体现着生产、劳动、生活等各方面内容,出自内心所反映出来的最真实的歌唱艺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声音。 ”说起这些,他的声调高亢起来: “中国民歌是根,是整个中国传统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其他中国音乐的艺术形式都是依照中国民歌来发展变化的、创作改编的。 ”同时,张阔老师也一直坚信,音乐人应该是一种能感受美与传递美的人,如果学生们还没有发现民歌中蕴藏着的美,老师就应该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进而传递美。 音乐教育,“从美而入,从美而出” ,很多音乐师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反映,中国民歌这门课无论是在他们日常授课的知识运用方面,还是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令张阔老师十分欣慰。“我觉得这门课不仅在音乐上让我对民族音乐及其唱法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还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各民族孕育的文化之丰富多元。 ”民族器乐演奏专业2015级本科生王子赫说。“这门课的评分标准和考核方式也很特别。 ”声乐师范专业2017级本科生都俊良介绍道:“我们每节课都会有课堂展示的环节,同学们会在课后将民歌与流行音乐进行改编创作,然后带到课堂分享交流。最有意思的是,期末考核那天,老师捧来了一个类似抽奖用到的箱子,里面放有156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们一学期学到的所有民歌,大家围坐一起,一个接一个上去随机抽选纸条进行演唱,老师会根据每一个人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既公平又极具挑战。不过一学期下来,我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民歌的魅力。 ” 近几年来,学校不断提倡“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改革,谈及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张老师说,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将 “尊重的教育” 和 “创造的教育” 这两个理念融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尊重课堂, 尊重学生,放低 “身段儿” , 和学生多交流。只有真正从学生角度考虑如何有效地传递知识, 才能传递好知识。“我不太习惯使用一个固定的教案,我渴望在讲课过程中激发自己很多其他的想法和瞬间的灵感,这些灵感也有不少是学生和我互动时迸发出来的。我会保持一个教案的主体内容与线索不变,然后根据学生课堂的反馈来及时调整授课方式,所以我很开心看到有些学生从第一次上课那种不耐烦的状态逐渐变得富有灵气,在民歌演唱中融入了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创造的教育’ 。 ”张老师说。 古人云 “寓教于乐” , 采访到结尾, 张老师笑言, 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来, 这份对于课堂、对于教育教学的热爱让他始终忙碌却快乐。他说: “课堂就是一面镜子,老师对学生笑,学生就朝你笑; 你认真积极, 对音乐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也一定会和你一样。” “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教学感悟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鲍永利 在2018年秋季学期,学校举办了“课堂革命,东师先行”活动,作为普通的一线教师,能成为首批“创造的教育”示范课堂的践行者,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倍感压力。在此过程中,感触良多,在此分享其中点滴,与各位老师共勉。 若想上好这堂课,首先要深刻理解何谓“创造的教育” 。我校刘益春校长于2016年,即我校建立七十周年,在“尊重的教育”基础上,提出了“创造的教育”理念,主要从教育者、学习者和环境这三个基本要素出发,通过“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环境如何营造”来诠释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即在自由平等的、和谐开放的、能够给予教育者和学习者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现代的学习引导者,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基于兴趣的内生动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养成批判反思的思维习惯,树立卓越担当的人生品格。 2017年教师节之际,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 《人民日报》 撰文: “坚持内涵发展, 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创造的教育”理念与教育部“课堂革命”的主旨不谋而合,即“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坚持教为学服务” ,通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的培养模式,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其次,要从具体的一门课中找到可同时体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典型课堂。这需要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所教课程的深刻理解来认真甄选,因为并非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能同时体现三个方面的职能,“知识传授”是最容易体现的,而“能力培养” ,尤其是“价值塑造”是较难体现的部分,而“价值塑造”恰恰是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首要目标,关系到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培养。综合以上因素,在由魏民处长、郑长龙教授、曾宪录教授、巴雪青教授和李晓雪院长组成的强大指导团队的认真斟酌下,最终确定了示范课堂的授课内容,即“生命科学导论”第七章第一节的第二个问题“T细胞如何识别自我和非我” ,因为第七章内容在整个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本课堂内容在第七章中是所有后续内容的基础,涉及免疫系统不同于其它系统的关键是其“作战”的高度精准性,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 ,而且免疫细胞之间必须需要协同“作战”才能够完成一次完美的“战役” 。本部分内容可以同时体现三个培养目标:首先是“价值塑造” ,通过讲授免疫细胞之间的协同作战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树立团队意识,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机体筛选T细胞的标准使学生意识到“忠诚”是一个国家对公民的一项基本要求,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其次是“能力培养” ,通过讲授一个合格T细胞所应具备的能力,让学生去思考通过什么样的测评体系能够筛选到合格的T细胞,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最后是“知识传授” ,通过本课堂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T细胞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的理论基础及其实际意义,领略生命的奥妙。 “生命科学导论”课是理科大类平台课,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他们对生命科学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的知识,因此需要从他们所熟悉的知识讲起,逐渐延伸,过渡到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在激起大家兴趣的同时,吸引他们主动去思考。整个课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首先由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们每天都处在病原微生物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我们还能安然无恙”引出免疫系统,阐述免疫系统强大的作战能力。 第二阶段:以抗体产生为例,阐述免疫系统“作战”的特点。免疫细胞是“团队协同作战” ,“能够识别自我和非我” ,从而引出T细胞在抗体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T细胞作为合格的“指挥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第三阶段:寻根溯源,逆向探讨T细胞的“成长经历” 。从合格的T细胞所应具备的能力入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思考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时经历了怎样的筛选过程才最终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通过小组讨论,探究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筛选方法,最后通过教师总结,阐明T细胞在胸腺中是如何通过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过程而最终发育为成熟的T细胞。 第四阶段: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将思考进行延伸。通过自身免疫病的发生,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既然T细胞具有识别自我和非我的能力,为什么有些人还会罹患自身免疫病?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次示范课堂活动,的确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学生上课状态的改变,每位同学都由倾听者变成了思考者,主动思考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将最核心的理论知识推导出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像这样通过自己思考总结出知识点远比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效果要好得多,也足以让学生印象深刻。而作为教师,在看到学生真的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了预期的结论,那种内心的愉悦感也是前所未有的。但本次课堂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尝试,还有很多不足需要改进,比如,如何将教师的引导做到恰如其分?如何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我相信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若干年后,我们的课堂革命必将带给我们丰厚的回报。 “创造” 的课堂让体育教学真正 “活” 起来 记者 徐萌 学生记者 卢修宽 “老师!我不小心把‘脚脖子’崴了!” “是怎么崴的?” “就是这样侧着崴的,这里疼。” “她是在内翻位崴的,会导致外侧韧带有损伤,现在,我利用冰袋对她的踝关节进行冷敷,并用绷带给患处加压……” 这是我校体育学院“创造的教育”示范课“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课堂上的一幕。为了让学生们更直接地掌握软组织损伤的应急处理方法,主讲人徐凛老师邀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一位在运动中脚踝受伤的中学生和她的体育老师。只见这位“老师”询问了患情之后,一边包扎,一边为大家讲解他的处理方法。一开始,他的手法还略带生疏,随着徐老师的进一步引导,他的操作渐渐走上了正轨,达到了标准。这门课是体育学院专业主干课体育保健学的重要一环,也是我校6门首批“创造的教育”示范课之一。 “我们的学生今后大部分都是要做老师的,软组织损伤在体育运动中比较常见,学生在学习、训练以及未来作为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对他们自身的运动保健有好处,也对未来关爱和服务自己的学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徐老师介绍道。置身这间教室,你会发现它更有点实验室和医务室的意味:课桌由宽大的实验台替代,实验台上摆放着有绘有经络和穴位的人体模型,玻璃柜子里配有各式各样的医疗器具,在教室一端还放有病床……在走上讲台之前,徐老师曾当过8年外科医生,而如今作为一名老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自己的专业知识让体育学院的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为此,徐老师对这门课进行了一番创造性的“设计”。 开课伊始,徐老师首先利用姚明、刘翔、博尔特等著名运动员的损伤案例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并进行讲解。随后,徐老师将话题从名人案例拉回到了体育学院同学们日常的训练学习中,向大家展示了一份大学生“小陈”在篮球比赛中受伤并自行处理的病例,让大家自由讨论“小陈”的处理方法是否得当。学生们设身处地地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接受老师的点评,通过这一环节,教材上一条条生涩的定理和生活实例很好地融合起来了。学懂、弄通之后,徐老师又创设一个“中学生体育课脚踝损伤的急救”情景,让学生们角色扮演,应用当堂掌握的知识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老师的纠正和反复练习,大家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牢固了。课堂的形式“活”了起来,改变了以往“师授生受”的模式,学生更有兴趣地主动探究,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了知识的构建。 上课模式的设置并不是随意为之,它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运动实践来进行的。“面对突发情况,不仅需要有应急处置的技法,而且需要掌握这其中的病理,科学地进行处理。体育其实是挺复杂的一个科学,体育教师要掌握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千钧一发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徐老师说,“但体育毕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让这些知识活起来,用起来,才是这门课的意义所在。”在大学一二年级,体育学院的同学们就已经掌握了很多解剖、生理、生化相关的基础知识,这门课开在三年级,正是选择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最好时机。为了让学生以前学习的知识更好地为自己所用,徐老师将临床使用的医疗、保健器材带到课堂:急救箱用来演示损伤应急处置方法,测量器用来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实验台上的经络小人儿乖乖地配合针灸保健课的操作……从西医到中医、从急救处置到保健预防、从基础知识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这门课,以前学的知识真正“活”了起来,发挥了实际作用。 这门课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坚定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对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我会告诉学生们作为体育老师的职责和重要性,不仅现在要学得扎实,将来还要承担保护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徐老师说,“我的很多学生在毕业后成为了体育教师,还经常和我联系,讲自己在上课中遇到的真实案例,他们认为当初的很多知识在工作岗位上都得到了应用,知道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关怀和爱护自己的学生,这让我感到无比欣慰。”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他们围在徐老师身旁,热切地询问自己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损伤问题、交流这节课的心得体会、探讨下一步的运动计划,徐老师的身影淹没在学生们高大健硕的身影后面,热烈交流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激昂……体育学院2016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刘彦鼎同学说:“徐老师的这门课非常受欢迎,因为它教授了我许多实际的经验,通过实际操作让我们的动手能力更强,也让我们能够在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又能冷静、正确地处理突发状况。同时,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成为、但不仅仅成为一名合格的体育老师,这一切都将让我受益终身。” 教学方法的巧妙设计、课堂形式的合理选择、教室设施的精心布置、价值理念的正确引导……这堂生动的体育保健课充分体现了在我校“创造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徐凛老师对体育学科的深刻理解,对教学胜似闲庭信步的把握,和对学生们的大爱无边,相信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活起来的课堂形式,将会给其他课程带来更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