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师,我的精神家园

    岁月悠忽,一眨眼,离开母校已经三十六年!三十六年间,东师,母校,仿佛是一双看不见的母亲的手,时刻在自己的背后支撑着,让自己时刻不敢懈怠;更像是一股股暖流,在自己困惑时,激励自己咬紧牙关,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时常在想:东师是什么?东师与我的渊源何在?1979年9月,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我迈入了母校的大门一东北师范大学(入学时为吉林师范大学)。那时的母校,百废待兴!吃的,细粮限量:每月7斤白面,5斤大米;住的,98人一个大宿舍,每天晚上叫一个热闹啊;上课的教室每天东奔西跑,从地理系的大教室到中文楼的小教室,从“共二”的大教室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天天川流不息!每顿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就像是急行军。我忘不了,从中文楼到食堂那每天必须要经过的白杨小路!夏天时,绿叶婆娑,那份诗情画意,像女人的小手,轻轻抚摸着你的心灵;数九寒冬时,踏着那皑皑的白雪,脚底下发出的嘎嘎作响的声音,仿佛是母亲在耳边时时的叮咛。然而,离开母校三十六年,最让我时时不忘的是那些像父亲、像母亲、像兄长、像姐姐的恩师们!他们用思想,用智慧,用语言,甚至一个动作,一个不经意间的要求,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心灵,像汩汩的泉水,沁润着我的血肉之躯,在我年轻的灵魂之中,深深地种下了东北师范大学,那一生一世永远也无法抹灭的精神之火。时至今日,我的耳边还回响着我们的恩师,教写作概论的著名教授李景隆讲课时那抑扬顿挫、富有磁性的声音。那出神人化般的对《文心雕龙》的解读,那横平竖直的力透粉末,如甘甜,沁人心脾,似美酒,诱人入醉啊。正是他那苛刻以求的教学风格,让我学会了什么是真,什么是严,什么是我们民族的精萃!时至今日,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教外国文学的张韦老师在讲堂上那神采飞扬的目光。那一瞬间,从高尔基到托尔斯泰,从《静静的顿河》到《安娜·卡列尼娜》,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仿佛在我们眼前尽情地释放,让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感慨万千!正是这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师、名师的言传身教,让我知道学识对一个普通人如何成长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有灵魂的人有多重要!时至今日,我更难以忘怀我人生的第一个辅导员王中忱,是他给我们上了大学的第一课!在他身上,做事的严谨,做人的正直,处事的原则,让我知道了为师之道和为人之本。是他让我认知了母校,感受到了母校的情怀。毕业三十六年,打拼三十六年。无论是在学校任教,还是在京城央媒执笔;无论是偏远山区驻守,还是在省会城市媒体领头,作为东师的学子,对母校的那份情、那份爱、那份牵挂,始终在心中萦绕。这些年来,只要有时间、有机会,总要悄悄地回到母校去看看,感受一下母校的味道。特别是看到母校的成长、母校的巨变、由衷地开心振奋。离校三十六年,作为东师学子,每当母校的喜讯传来,作为曾经的东师学子们,无不引以为骄傲和自豪!虽然母校已经把我们放飞,但是,我们内心那种为母校争光,为东师争气的信念一时一刻也没有懈怠!从建校到现在,上万名东师学子撑起了黑龙江教育的半壁江山。昔日,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以我们为傲。(作者为我校1979级中文系校友,哈尔滨校友会会长。高级记者,哈尔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巡视员。)

  • 乘风破浪 东师与你预见未来

    薄云收夏暑,徐风带秋岚。在硕果盈枝的金秋时节,东北师范大学迎来了3744名本科生和4904名研究生。安静许久的校园再度洋溢起青春与欢笑,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度过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书写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东师故事。此间相逢,胜却无数。今之相遇,来之不易。我们跨越凛冬,走过酷暑,扛过半年的艰苦战“疫”,经历过高考的延期。希望东师陪伴你度过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相遇不一定有结局,但定有其意义,这个世界上,不一定有最美好的遇见,但却有为了这次遇见所做的最赤忱的努力。往事不再过问,未来共赴前程。从此以后,东师将由一个遥远的标签摇身变成承载梦想的船帆,满载少年的英气,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真正的成长如同一次由内而外的蜕变。这一阶段,你甚至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拔节成长的声响。你的东师故事,现在开始由你自己定义。看晨曦初露,赏落日余晖。岁月流转,愿你于书本中明真理,懂是非。“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正如杨晓慧书记寄语我们,大学生应该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不断涵养自身的德行精神;应该胸怀祖国、亲近人民、认知社会,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担当;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入手,积小善为大善、积小成为大成;应完善知识结构、增强能力素养、开阔眼界视野、提升人生境界。往者不谏,来者可追。我们应以奋斗之姿开启大学新的征程,去不断探索和遇见更好的自己。期待你以理想为帆,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不流俗,在少有人走过的理想之路上绽放独特绚烂之花。奋斗不应只是一个词语,更应是一种状态。对于许多优秀的学子而言,缺乏的往往不是雄心壮志,而是“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气力精神。“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青春是最巨大的能量场,年华美好,去拥抱更多的可能与变化,莫要辜负最好的时光。迈入大学时期的你想做出怎样的选择?是停在原地欣赏奋斗者的背影,还是发动智慧与潜力,去奋斗、去开创?现在,你的人生与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吻合,民族复兴号的巨轮正乘风破浪,你的未来也有广阔的蓝海去眺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百年梦想需要我们接续奋斗。我们更应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中去。努力与奋斗本就是年轻人与生俱来的底色,与其离开时后悔“没能全力以赴”,不如从第一天起就好好把握,别让大学生活贴上“随遇而安”的标签。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岁月无虞,来日可期。希望你能迈过星河和月亮去迎接更好的自己。认真生活,认真学习,找到被生活偷偷藏起来的糖果。愿你从始至终,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不负韶华,不负时光,披荆斩棘,扬帆起航!(作者为马克思主义学部2019级硕士研究生)

  • 面对支教,我们该何去何从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支教更是如此。———题记一群心怀梦想的大学生,去到偏远山村,给那里的孩子带来爱和希望,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被不远万里前来的甘霖灌溉,支教的老师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理想,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实现了获取知识的愿望。这是我们普遍对于支教的印象。但在这之后呢?可能会有一些缺乏毅力缺乏梦想的人离开,回到城市;同时也总会有人留下来,在这里扎根,像树木一样,把松散的土地用自己的根凝聚起来,把孩子们的希望用自己的坚持支撑起来。我逐渐明白,我之前对于支教全部的美好想象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孩子们的求知若渴,以及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私奉献。我看过很多支教公益宣传片和自媒体里的支教生活记录,了解到了许多支教期间发生的故事。有的老师去到学校的时候信心满满,以为自己肯定可以胜任,结果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上课时整个班级乱成一团,老师也无可奈何。但也会有温情的瞬间,在班上打架最凶的孩子回家抱着妹妹的时候像两个小天使;爱学习的乖小孩不管班上怎么闹腾都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老师看,专注认真;带着他们去过一次大城市的学校参观之后,原本没有一个孩子能上初中的学校,也有了能考去市里的学生。另一个故事,一个社团组织去小学支教,拍出来的成片里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备课讲课的画面,最多的竟然是他们的抱怨,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当地环境差,抱怨明明呆了一个月,孩子们最开心的是他们走的时候,自己就像过客一样,眨眼间就被忘掉。支教是将心比心的过程,如果他们真的对待孩子们真诚热情,我相信孩子们也会永远记得生命中短暂出现过的老师们。他们感动的只有自己,而没有真正地让孩子们动容。对我影响最深刻,最让我感动落泪的是一个德国人的故事,他叫卢安克,在一个山区———广西板烈———支教整整七年,他的温柔耐心和教育观让我为之一震。对待孩子们,他说:“他们需要一个归属,给他们一个力量,而不是秩序。归属是心理需要,秩序是社会需要。有了归属,人就会替事情去想,可以发挥他想照顾一件事情的愿望。”对待短时间支教的人,他说:“很快他们就知道,这个地方需要的不是有想法的人,而是能留下的人。”所以他陪伴着那些孩子,就像父亲一样,温柔包容,用爱去温暖他们,尽力去弥补外出打工的父母没能给他们的那份爱。他会认真教书,也会带着孩子们拍摄属于他们自己的电视剧《心镜》,纪录片《留守娃》,让他们自己创作片中的歌曲,制作需要的道具。他的温柔,让人心里变得柔软和温暖,他真正做到了尊重的教育,爱的教育。他曾在出山的时候出了车祸,脊柱缩短了三公分,回来的时候,他说,“我不想离开这里,这里和我的命是连在一起的,走了,命就没了。”世事无常,后来他的妻子,一个原本也打算和他一起呆在这里支教的志愿者,因为残忍的现实和拮据的生活离开了这里,并希望卢安克也可以一起。卢安克犹豫再三,在离开之前,拍了板烈的夕阳,又看了眼孩子们,说已经满足了,可以去尽作为一个丈夫的义务了。虽然卢安克离开了,但是他的影响仍留在这里。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支教,我钦佩他,并期盼能有更多的身体力行做到“爱的教育”的人。“爱的教育”不仅仅需要老师的参与,更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陪伴。那些本就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父母。但我发现越来越多的父母会选择去城里打工赚钱,留给孩子的就是一台本不该属于他们这个年纪的智能手机。孩子们的教育的确少不了物质层面的供给,但真正能塑造和改变孩子一生的是家人的陪伴与关怀。看完了这种种情况,我对支教的了解变得更加深刻。支教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重重困难。我们即使不能像那些平凡而伟大的乡村教师一样扎根在基层的基础教育岗位上,但我们可以尽全力让孩子们在每一个有我们在的日子里都有所收获。我们能做的只是潜移默化地慢慢改变他们,用爱去温暖和包容他们。我盼望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可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那样,整个中国的教育程度会大幅提升,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期待。(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

  • 独处——学会与自己对话

    看着排满的计划表,随着匆忙的步伐,偶尔停下来,也不忘利用碎片时间充实自己,似乎,这个时代的人再难有闲看亭前花开花落的雅致,再难有独坐幽篁里的闲适。我们拥挤于人潮人海,我们努力发出和众人一样的声音,我们追问这个世界,和形形色色的人对话,却忘了和自己来一场真挚的对话。从另一个角度看,疫情给了很多人一个机会,一个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在这一方小天地里,当我们远离了喧嚣和吵闹,就有时间问一问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你期待未来的自己是怎么样的?”。我发现,我对我自己是这样的陌生,当我马不停蹄地发现探索这个世界,当我迫不及待地发出质疑,却没有真诚地询问自己想要什么。时代的快节奏让人像机器运转,学会暂停才是我们的生存法则。独自观心,独处修心,达摩每天坐在一片空地面对石壁,不讲经也不说法,九年以后,达摩修成得道,下山主持少林寺。可见,独处是提升自己最好的机会,要学会跨越时间空间,和自己来一次对话。无需云卷云舒,也无需相看两不厌,因为在那一刻,你早已学会走出社会,走出世界,走出自己的圈,享受独处,享受片刻的孤独。在与自己的对话中,摒弃外界的干扰,像尘土归于大地,青烟散入空中,让心静下来,独处时,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时光,甚至会发现一个不同的自己,褪去浮躁,远离喧嚣,和自己对话,感受自己内心情绪的变化。和自己的对话,区别于和名人大家的聊天,也不同于和朋友家人谈心,没有目的,也许也没有结果。和自己对话,才是打开自己内心的第一步。“我是谁?”,是人类对自我认知的开始,寻求“我是谁”,就从与自己对话开始。(作者为2019级文学院本科生)

  • 小饼大乾坤

    中秋将至,月渐盈满,在外求学使合家团圆成为暂时的奢求,举头望月也只平添乡愁,唯有那一枚小小的月饼,能将思绪拽进节日特有的香甜。将对节日的记忆种进味蕾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中秋节也不例外。月饼最初是用来进行祭月的供品,又名月团、小饼、丰收饼、团圆饼。“月饼”一词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而吃月饼作为一种和赏月并肩的节日习俗最早是出现在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中:“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文中不仅指出分食月饼开始成为一种习俗,而且道明了月饼的内涵———团圆。在中国以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家”、“孝悌”、“和睦”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由此,月饼作为家庭和睦、团圆的象征出现并流行起来便不足为奇了。中国传统月饼的种类繁多,幅员辽阔的客观条件使不同地区生产的月饼各具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京式月饼、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潮式月饼。它们在做工、样式和口感上各有千秋。京式月饼重用麻油,皮薄酥软,层次分明,口味清甜,主要有自来红月饼和自来白月饼;广式月饼最初是莲蓉为馅,图案精致,花纹清晰,造型考究;苏式月饼用料广泛,按口味分甜、咸两类,按制作方法分烤、烙两种,甜口偏爱玫瑰等可食用花卉做馅,咸口则以火腿调整咸度;潮式月饼常以绿豆、乌豆、紫芋为馅,与其他月饼不同的是,潮式月饼的内馅里还有蛋黄或海鲜等做的内核,油不肥舌,甜不腻口。月饼除去作为一种节日的象征,本质上也是一种饮食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各地的月饼有上述差异就不足为奇了。例如传说古时候北京城曾有过一场严重的瘟疫,广寒宫的嫦娥仙子命为她捣药的玉兔下凡救治百姓,玉兔功成返回广寒宫后,百姓将它用于治病的红白两种药制成了月饼,这就有了京式月饼的自来红和自来白。据此,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一枚香甜的小食,更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随着古代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走向了世界其他国家,也就是说中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过中秋节、吃月饼的国家。譬如韩国、日本,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也是过中秋节、吃月饼的。但文化符号不仅是符号,更是文化,文化是一个地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因此月饼到这些国家后也因地制宜地做出了改变,丰富了种类和形态。小饼竟有如此大乾坤,那么不妨在中秋之夜,望月怀思之时来一口月饼吧,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传承。(作者为文学院201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