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涵发展 以一流学科助推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

期次:第1361期    作者:高宗泽   查看:139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单元,在学校内涵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抢抓“双一流”建设历史机遇,秉承“一条主线、三维发展”理念,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7年,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位列全国第19位,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入选学科数最多的高校。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6个学科进入A类,15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吉林省唯一获得A+的学科。为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绩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 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将立德树人作为立身之本。 发展方向上自觉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 把服务国家科学、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立足点,紧跟国家科技发展形势, 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二是, 得益于学校始终把发展和引领中国师范教育事业作为使命自觉。 学校确立了教师教育及其支撑学科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彰显师范大学在教师教育领域的优势特色, 并整合全校相关资源成立教师教育研究院, 统筹促进教师教育领域的学科发展。 以培养卓越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为指向, 践行 “尊重 · 创造” 的教育理念, 不断深化U-G-S培养模式改革内容, 在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和均衡发展服务方面深耕厚植。三是, 得益于学校强化优势促进交叉,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支撑,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围绕6个一流建设学科领域,汇聚优势资源, 打造学科高峰; 培育建设2个学科领域,力争进入一流建设学科行列。以 “6+2” 拉动一批协同学科, 打造交叉学科增长点, 形成若干优势学科群, 力争让所有学科都能搭上“双一流” 建设的快车。并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提升学校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 国际交流合作等大学办学实力提供示范引领。四是,得益于学校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 “三位一体” 学科组织模式。为破解传统学科团队建设中主体责任缺失,教学科研脱节, 团队协同性弱等问题, 学校围绕学科自主办学需求, 实行了学科方向带头人负责制 (PI 制) , 将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向学科方向下移。 PI 统筹学科发展规划、 “团队建设、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 三位一体的学科建设职责, 以及在经费、 人事、 薪酬、 考核评价中的建设工作, 真正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并围绕一流学科建设, 积极打造基于学科方向团队的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师组织形式, 融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于一体, 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方式向教学形态转化、 以高水平科研促进高质量教学, 构建了科教融合、 教研相长、 多学科协同的长效育人机制。

东北师大的学科建设成就是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结果。未来,学校学科建设将继续坚守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初心和使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聚焦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战略布局新型交叉学科增长点,全面提升整体学科发展水平,实现由一流学科建设大学向一流建设大学迈进的目标。

(作者为发展规划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