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 一字写一生

    外 一字写一生———记我校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董成副教授 一个字,五画,能写一生吗?字的起笔,是黄埔二十二期的少尉排长启蒙的一撇。执起教鞭,这位曾经的排长、后来的老师用引经据典的汉语教学和反复操练的外语教学点燃了学生心中的火种。几年后,坐在东北师大的课堂里,学生董成逐渐对教学产生了兴趣,但这一笔,却意外地划出太远。 “外”字第二笔,是曲折求索的“横撇” 。东北师大出版社刚刚成立缺少外语编辑,董老师留校任教一年后就去做了两年出版社的编辑;国家需要外事、外交人才,董老师便转到了省外办;几年后又收拾起行囊,在千里之外的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度过了一千六百多个日夜……出走十余年,董老师又一次回到了最初的课堂,带着编辑工作的认真严谨,带着外派任务的实践经验,他回峰收笔,将“外”带到了校内:“发挥我的一些优势,将十余年在外事、外交、涉外活动中积累的一些经验,传授给学生。 ” 第三笔的一“点” ,则是以学生们为重点了。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经典著作中找寻人生目标,董老师带着自己的研究生,有时甚至包括本科生,举办一年一度的经典作品英汉互译朗诵大赛,或者读书报告会之类的活动。他还改编了马丁 · 路德· 金的 《I Have a Dream》 ( 《我有一个梦想》 ) , 鼓励学生“让朗读之声重新响起来,让朗读之声响彻外国语学院的每一间教室、 每一条走廊, 让朗读之声响彻旭日广场,让朗读之声响彻静湖湖畔! ”他每每举办这样的活动,都自费为学生准备奖品,“激励他们奋发图强、永葆青春活力和旺盛的斗志。 ” 董老师似乎还很喜欢棋,但不是那种明争暗斗的谲诳游戏,而是纵横捭阖的谋篇布局、协作共赢的开阔视野。他找来国际象棋的游戏规则让学生翻译,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放眼全局、锲而不舍的品质。他轻柔地告诉孩子们:“人生好似一盘棋。 ” 在这样活泼有趣的教学之下,董老师的底色其实是严肃。“习惯于苦中作乐”的他更多时候是夜以继日地工作,投身于编写教材、推进翻译实践的外语事业中。董老师将自己的外事经验融入教学,开创性地采用中外教师同台合作授课模式,一改传统的“听录音学英语” ,在课堂上模拟真实中英对话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练习口译。8个学期,商务谈判与口译课有过5位外教老师,但自始至终只有董老师一名中国老师。课下,董老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谈判与口译练习,并提交视频。视频要求很严格,三名同学需要分别模拟谈判中方、外方和翻译,围绕一个主题交流,谈判者既不能照本宣科、提前排练好对话,口译者的笔记本上也必须空白,不能事先抄好所谈内容甚至单词。此外,他们还需要注意涉外礼仪,要求穿着正式、表达自信……董老师通过这样“魔鬼式”的口译训练营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高层次的口笔译人才,而学生们的课堂实践,也被他作为教程编写的素材。象棋里说,人棋不分,盘里往来纷繁,董老师也从未将自己置于棋盘之外…… 字的第四画是“竖” ,由上至下,是漫长的传承,也是身为教师的责任。董老师能够在众多的学生中发现人才,并通过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和严格要求来树立人才、培养人才。谈起自己指导过的学生,董老师饶有兴致,津津有味:在中央对外联络部工作的杨乐,曾在大三时的英汉互译课堂上因表现出色而被董老师发现,进而在董老师的指导下参加全国英语口译大赛并获得东北大区决赛第二名的佳绩,随后在杨乐个人争取和董老师的积极推荐下获得了保研北外的机会;在国家领导人的涉外活动中多次担任口译的“翻译天团”小将王泽国,曾是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由董老师指导多年的学生,在他研究生入学之初董老师就为他指明了考取外交部的发展定位,他通过两届全国英语口译大赛( 在第二次参赛时获得东北大区决赛第一名和全国总决赛第二名的佳绩 ) 和国考,终于“闯进”了外交部翻译司。 字的最后一画是收笔,却是简简单单的一点。“普普通通的老师” ,这是董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尽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研究生导师人选之一,尽管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奖,董老师仍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与众不同。面对普普通通的学生,他也是这样平和而真诚。天才可遇而不可求,前赴后继拜师求学的研究生很多,天赋较弱或是缺少激情的学生不在少数,董老师也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适当引导,通过实践强化学生们的优点与潜能,通过译文赏析、讲评、对比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样的译文堪称妙笔生辉的佳译,让他们脚踏实地结合国家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去思考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然后远远望着自己的学生如棋子般融入到世间交错的棋盘之中,成为兵、车、马、象……或是天才或是常人,董老师都对他们说:“人生好似一盘棋,途中难免会有许多艰难险阻,考验我们的信心、智慧、勇气和耐力……” 有的学生说他和蔼可亲,更多的学生说他比较严格,但他们都说:“我这几年来东师没有白来。 ”于是这“外”字最后一笔,便收在了这位“普通”教师的“普通一点”和学生们的“真心一点”上。 一个字,五画,能写一生吗?董老师要用他的一生说,能! (作者为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 向美而教的筑梦人

    首届郑德荣式好老师故事展示(三)向美而教的筑梦人——记我校文学院王确教授 “我记得在临近期末的一天,王老师上课前,送给我们全年级200多名同学每个人一支卡通中性笔,当时真的是特别惊喜也特别暖心。 ”在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学生孙琪琪眼里,这支在文具店里仅售两元钱的卡通中性笔,已经超越了本身的价值,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我想,作为老师,就送他们一个礼物吧。 ” 王确老师说出了他送礼物的初衷:“人生只有那样几十年的历程,而最精彩的就是既懂事又还没有老去的那个年龄。这一阶段正是他们学习、奋斗、做事业的过程,我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人生。 ” “快乐”是王确老师课堂上的第一个关键词。他的课堂非常自由,上课的地点,有时是在教室里,有时是在大自然中。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学生,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包括课堂,都可以有健康的改变和超越;而人,更是要勇敢地追求梦想,超越自我。吴洋洋就是王老师“快乐课堂”的受益者之一。“王老师会根据你的个性引导你,然后选择一个适合你的东西。比如,以前王老师就跟我说过,我特别适合当老师。那个时候我自己都没感觉到,但是王老师说我的表达能力特别好,对学生有一种天然的热情,他说这个东西对老师来说是最重要的。 ”这位深受王老师影响的学生,现在已经是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副教授。 “兴趣”是王确老师课堂上的第二个关键词。他所从事的美学研究,是一门弹性和包容度都很强的学科,投考他的研究生,有相当数量的跨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入学后,王确老师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关于“兴趣” 。在他看来,硕士和博士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要完成他们的学位论文。这个过程非常艰辛,尤其是博士论文。那么如何才能完成呢?关键就是尽量找到自己有兴趣的话题,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法,去完成一个规定的目标。吉林艺术学院副教授徐科锐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王老师在认真分析了我的知识框架、知识能力、学习能力等等之后,让我继续在音乐学这方面进一步深化研究。我是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去研究它,所以做起来就感觉非常自由。 ” “珍视”是王确老师课堂上的第三个关键词。他珍视学生的每分钟时间,珍视与学生的每一次相逢,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而这种“珍视”也是对学生多样性的尊重,这种教育方式最大程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创造出了美学领域多个首部和第一。无论是博士生及云辉的论文 《全景画美学实现》,董赤的 《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 ,还是赵强的论文《“物”的崛起———前现代晚期中国审美风尚的变迁》,孙德宏的 《新闻的审美传播》,在各自研究领域内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快乐、兴趣、珍视,这些词汇的核心是王确老师渴望学生能够在完整的环境中成长和接受教育,这些关键词逐渐聚合,最终形成了他的教育理念,那就是“人是目的” 。以“美”塑美好心灵,以“爱”育莘莘学子,这是王确老师自1983年中文系毕业留校,成为教师那一天起,便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其实,王老师心中最大的期许就是希望学生们都是善良的人,或是有人文情怀,或是有同情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认为,既然立德树人,做人就是第一位的,学生心中能够有一种良知是特别重要的。 “促我觉悟,催我自信,王老师让我想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35年,寒来暑往,送走一代代芳华学子,青丝不知不觉变成了白发。值得欣慰的是,王确老师多年的言传身教已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接过了老师的使命,在师范教师的岗位上继续着美的教育和德的传承。“我们看到王老师对待学生,对待学术,对待自己的工作是这样一种态度,所以我们决定留下来,希望能够沿着王老师的路继续走下去。 ”东北师大文学院赵强副教授谈到此时,眼里满是感激和坚定。 而已经64岁的王确老师仍然非常忙碌,在退出文学院院长的岗位后,他得以拿出时间参加国内、国际各种学术会议,虽然他很不愿意坐飞机,但是想到能在会上发出东北师大的声音,他便有了足够的动力。王确老师笑着说:“我想的是,他们会介绍我是东北师大文学院的人,然后我会说点什么,或是即兴的,或是有准备的发言,我想为东北师大、为咱们文学院争得一点话语权。 ” 向美而教,大爱筑梦。35 载静水深流,王确老师坚守信仰,默默奉献,用最美的师德之光,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无愧于未来的美好篇章。

  • 学研结合 创新发展

    学研结合 创新发展 大学应当是怎样的?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我的回答是:勇以创新为翼,敢于突破自我。从大一时对科研实践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主持、参与了六项国家级科研、三项省级科研、三项团中央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锻炼和成长,这些科研实践更帮助我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同的专业带给我们不同的看待问题的角度,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开展科研实践的经验。 问题导向,不忘初心。任何科研实践都是基于我们在感性和理性材料中获取到的一些经验材料。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少,但我们要培养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已有的专业知识去看待社会的意识。对于我们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要高度关注现实。关注现实并不意味着简单的质疑或者认可,更多的应该是一种理解,学会从不同的主体角度去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行为动机,这时候很多问题就并非只有黑白对错那么简单。以我为例,从大一到大二上学期,通过十几次支教,我与净月实验中学、靖宇县七中的孩子们有了深入接触。我开始逐渐意识到:东北的红色文化可以提高东北青少年对于民族和历史的认同感、归属感,而梳理东北沦陷史、抗战史和解放史的历史脉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度相关,后来我们就开展了 《存续个体生命的记忆———东北沦陷抗战史红色文化志愿宣讲团》活动,最终在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银奖。所以,无论在项目初期、中期还是后期,都不能忘记“问题导向”意识,也就是初心。 团队搭配,能力互补。选定了课题,就要开始干了,这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团队构建。我反对“先团队后选题”的观点。在我看来,不同的课题对于团队整体的能力要求是存在差异的,需要不同的团队成员。本科生科研中普遍存在以人情关系决定团队结构的问题。大家能力过于相似,这不仅不利于后期项目的展开,而且还会限制我们的思维和交往范围,放弃了这个过程中可能收获到的潜在的社会关系网络 (这一点在社会实践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团队的搭建要求成员们的能力是存在差异,并且是各有优长的。以5人团队为例,创新力强的同学在选题和选择研究角度过程中作用特殊,这样的“智多星”可以作为负责人,且一名足矣;执行力强的同学一般完成事情效率快且较为细致,应该有2至3人;交流能力强的成员在开展项目的初期,特别是到达调研地初期,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可以在调研访谈中发挥独特作用,应至少有一名;资源型成员对于一个团队来说也是相当必要的,特别是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这种资源型成员可能是调研当地人或者与调研课题及人群密切相关,在很多时候可以解决突发状况,在课题开展初期的预调研阶段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资源型成员的选择有时候甚至会直接决定该课题的可行性,也应该至少有一人。同一名成员可能在团队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学会团队搭配、能力互补、角色转换是比较重要的。 既要敢于“胡思乱想” ,又要肯于实干实为。高二时一次去工地,我发现水泥零售过程中称量不准造成浪费的现象;后来我在一次下晚自习等红绿灯的过程中,看到头顶上的测量车流量的电子流量器,让我不由自主地将它和家里母亲做面包的称量器联系起来。这两个偶然的事件为我的科技小发明“散装水泥零售称重计量系统”提供了关键思路,后来我们的成果成功申请了国家实用专利。但在这个发明的过程中,从最初用面粉做实验,成本太高,到后来改用水泥做实验,尽管带着手套,手指还是被严重灼伤。这让我明白科研路上不仅有思想的碰撞,还有血和汗的代价。不是所有的科研实践都是充满痛苦,但是勇气一定是科研实践中最重要的一种品质。在正式开展调研活动之前,尽管我们都会进行当地风土人情的了解、相关材料的预先准备、预调研的开展,但是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由于综合因素导致的各种情况往往是我们难以把握的,但是有一颗初心和一腔勇气,就能解决一切困难。 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千差万别,科研实践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发展方向,但是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实践对于我们加深理解专业知识、拓展专业思维是十分有益的。况且,你不去试一试,你永远不知道你适合不适合,绝不要在尝试之前就否定自己。 (作者为政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百脑汇奖学金,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团中央“一带一路”专项暑期实践最佳个人、长春市“优秀团员”等)

  • 我校师生热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胜利召开、点赞郑德荣同志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我校师生热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胜利召开、点赞郑德荣同志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本报讯 (记者 徐萌) 12月18日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隆重召开。我校党政领导及全校师生员工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方式收看收听大会直播。 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在全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使广大师生深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贡献力量。也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攀学术高峰,锤炼意志品格,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书写砥砺奋进之笔。 党委书记杨晓慧: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浓墨重彩的四十年,也是中国教育与时俱进、壮阔发展的四十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改革开放给出的深刻总结和高度评价,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大会上,我校郑德荣同志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全校上下备受鼓舞!郑德荣同志毕生追求、信仰马克思主义,毕生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学高德馨、以身垂范,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品行高洁、虚怀若谷,赢得广大师生和学界普遍景仰,其道德文章、行为思想,堪称典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东北师范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积极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培养大批信念坚实、知识扎实、为人踏实、作风朴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校长刘益春: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是中国巨轮砥砺前行的奋斗史,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的创造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教育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从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到把实施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再到人才强国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是这一伟大历程的亲历者和直接受益人。此次大会上,我校郑德荣同志荣获“改革先锋”称号,全校师生受到极大鼓舞。广大师生要以郑德荣精神为引领,立德树人,扎实工作,勇担时代使命,把握历史机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把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目标引领;要继续秉持“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理念,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内涵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建设目标。 党委副书记王延:改革开放天翻地覆变革的历史功绩举世瞩目,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催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振奋!改革开放真正使中国“富起来、强起来”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奋斗创新,要达到改革目的,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我们要深切怀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向改革开放功臣、民族英雄和他们的宝贵精神致敬。此次郑德荣同志受到表彰,是全校的光荣与自豪,全校上下要以郑德荣同志为榜样,勤奋工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贡献力量。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 ,走自己的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我校荣誉教授田克勤: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四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赶上时代潮流,取得一切成功的根本原因和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胜利的必由之路。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就一定会迎来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伟大复兴。 经济学院教授刘力臻:四十年,不过是人类历史的短暂瞬间,然而,中国人民却用这短短的四十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奇迹!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最现代和最完备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最快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中国已然成为主要农产品生产、 制造业、 货物贸易、 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商品消费和外资流入第二大国,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辉煌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就是改革开放! 即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变革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使社会生产力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地被解放出来; 将封闭经济变革为开放经济, 引进来, 走出去, 学习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所有的先进理念和做法。 正如习主席所言,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在新时代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尹奎杰:郑德荣先生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推动者,荣获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先锋”的称号,是东北师范大学的骄傲,更是政法学院全体师生的骄傲。党中央、国务院对郑德荣先生的表彰,既是对郑先生本人六十七年来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肯定,也是对学院七十余年来党史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建设的肯定。学院一定以此为契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锐意进取,加快学科建设步伐,为改革开放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民主党派代表、文学院教授(古籍研究所)李德山:习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改革开放这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并为我们今后的奋斗指明了方向。作为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我备受鼓舞,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伟大探索精神。向改革开放的先进人物,也向我们的前辈郑德荣教授学习,为学校的统战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工作,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宫磊:我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出国留学,2015年回国任教,往后多次在研究领域发表科研成果。从向国外学习到输出来自中国的声音,这是我个人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也是整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小小缩影。回顾过去,我不止一次赞叹祖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发展速度。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在这背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如今正是百舸争流的时代,更不能松懈,我作为一位教师及科研工作者,将会不忘初心,锐意进取,引领学生们走好新一代的征程!   化学学院教师何鹏: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成就,使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和前进的大道路,指引着我们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前进道路,也必然决定着我们个人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更值得骄傲的是,我校郑德荣教授在本次大会上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称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作为东北师范大学的一名普通年轻教师和党支部书记,与有荣焉,也深感责任在肩,任重而道远,要始终追随着前辈的治学精神和党员模范,努力做一名“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民教师。   文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沈博文:马克思主义最强大的感召力在于,它真正珍视人的价值,在历史和现实的经纬中,以无可辩驳的逻辑言明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重要性。所以,共产党人的力量来自于人民,共产党人的奋斗奉献于人民,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是坚实的、鲜活的,亦是一以贯之的。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人自人民群众中来,集合人民的力量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到人民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在目睹了神州大地的巨变之后,我相信党会带领人民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传媒科学学院2016级本科生简丹丹:在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得知我校郑德荣老师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表彰称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后,感触颇深。习近平总书记说,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作为东师学子,我倍感荣幸能近距离学习郑德荣老师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德和崇高精神。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理应怀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学习郑德荣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信念,学习郑德荣老师绝对忠诚、执着奋斗的崇高品质。而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在这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曲折和艰辛,更是感受到了每一代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无悔的奉献,所以我们在享受更好的生活时,也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实现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